一、方案概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当今时代,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
二、总体框架
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覆盖农业管理各领域,实现农业的综合态势监测、日常态势监测等多种功能,广泛应用于农业态势监测、应急指挥、分析研判、展示汇报等应用场景。搭建智慧农业平台,整合现有资源系统,实现数据融合;通过农业物联网、病虫害预警、专家远程服务等应用完 善应用建设;通过政务管理、人才管理、 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大数据等应用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平台价值,面向政府、企业、公众提供服务。
三、应用场景
3.1农业园区可视化
面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农业科研、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或相关节点植入信息化手段,建成智慧化生产(产业管理、物业管理、溯源管理、售后服务);公共服务(专家服务系统、产业园资源整合、公共服务交易、质量检测服务、金融保险、招商引资、智慧农旅)服务平台,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企业(农户)增产增收。
3.2环境监测可视化
由于农业系统中对于农田种植最重要的信息是农田的整体环境和天气环境,因此环境信息通过对热力传感器和天气数据的整合,实时向管理人员呈现了当前农田的环境状态,以便决定是否需要对环境进行调节。
3.3农田产量可视化
支持整合农田的农作物产量系统数据,对农田的不同作物产量,上市时间,种植周期等关键指标进行展示。通过可视化分析图表,可对农户、农田、农资、农具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呈现。支持对重点农作物的进行重点高亮显示,辅助管理者综合掌握农业生产情况,为农业资源调配及灾害防治方案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3.4土壤监测可视化
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水分也是研究农业干旱及作物干旱的重要参数,是节水农业中的重要指标。通过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对土壤温度、湿度、PH值、水温电导率、墒情监测、参数速度计等传感器等进行可视化管理,并可对各农田不同区域的土壤的状态,趋势变化等信息进行监测。为优化土壤结构,监测优化效果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农田增产增收。
四、产品优势
4.1灵活自主定义
满足智能农业多样化业务需求。开发平台按照孪生体—孪生体集合—孪生场景—孪生业务的基本范式,通过组装孪生体数据、模型、界面和动作,可以满足各类智慧农业所需的数字孪生应用的需求。
4.2全流程零代码交付
降低智慧农业低建设成本。开发平台满足灵活配置、快速交付的需求,1个实施人员1个月即可完成智慧农业系统的建设与交付,真正解决人员和时间成本控制的难题。
4.3B/S架构浏览器访问
与合作伙伴产品无缝融合。开发平台基于自研引擎 T3D开发,采用B/S架构浏览器访问,可以合作伙伴的各类企业软件进行集成。
4.4灵活拓展即改即用即刻满足用户需求。开发平台实现开发与应用同步进行,无需烘培直接创建孪生体和修改孪生场景,从而形成各类智慧农业应用,实现在客户现场所有智慧农业业务即改即用。